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4-01-10 15:07
来源:本站
河山一体,心血一脉;与子同衣,与子共度。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害发生后,从白天到黄昏,从入夜到凌晨,通往陇原地震灾区的公路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车辆仿佛白日波涌、夜晚流星般络绎疾行。
在深入灾区的过程中,无数救援人员全力与时间赛跑,绝不放弃任何一丝拯救生命的希望。为了让伤员不要昏睡过去,救援队员紧随担架,不停地高声呼喊,让受伤者在寒冷的天气保持清醒。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员许多人整夜都不曾合眼,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我们再救一个,再帮一个!
武警甘肃总队官兵第一时间为震区群众送来棉服帐篷火炉和食品。当他们经过时,震区孩子笔直伫立,向武警官兵郑重敬礼,这一幕感动了所有人……如此动人的场景在甘肃灾区每时每刻都在呈现,一帧帧地为这个严酷冬天注入了一道慈善热流,一束希望之光。
温暖人心是少年
大爱杭州。今年已经17岁的脑瘫少年涛涛从新闻里得知甘肃地震的消息,看到那里有人失去了家园,有人受冻挨饿,便主动和妈妈商量要为灾区捐款。
“这是他卖爆米花攒下的钱,一共有2000多元,他要捐给甘肃受灾地区的弟弟妹妹。”在汇款单的备注处,妈妈姚传华郑重写道: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救灾捐赠资金,涛涛捐。
据悉,涛涛平日里通过经营爆米花摊位自食其力,姚传华将他经营的视频发到网上,赢得一片赞誉。“我们收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很多网友自发前来购买涛涛的爆米花,对他给予鼓励。”姚传华说。涛涛也很努力,尽管这些天杭州天寒地冻,他依旧坚持出门摆摊儿,为喜欢他的人们带来香甜美味。
当涛涛的善款投向灾区的一刹那,他的爱心也就烙下了永远的痕迹。不论这笔善款用于何人,用在何处,杭州脑瘫少年涛涛的坚强与善良都注定成为融化陇原冰雪的一股暖流。
跪行的巨人
大美宁夏。一段受助女孩初见捐助者时由愕然到感动,禁不住泪流满面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震撼人心。这位拥有大爱之心的人就是宁夏中卫市残疾拾荒者胡雷。15年来,他依靠卖废品、摆地摊儿积攒下百万家财,却又将这些财富持续不断地捐给社会,用以资助需要帮助的人。至今,他的生活依旧艰苦,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500余名寒门学子通过胡雷的资助改变了命运 —— 他努力用自己的残疾之躯让他人变得健全而幸福。
命运并没有对胡雷报以微笑。他自幼丧父失母,由爷爷奶奶带大。儿时因高烧导致小儿麻痹症,不仅无法站立行走,就连说话发声也遭受严重影响。然而,当命运对他施以严寒冰霜,他却以春暖花开予以回应,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收入、政府低保补贴和残疾补贴以及好心人的捐赠等等一概无私捐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学子和受灾地区。以残疾之身做完美之事,以跪行之躯行伟大之举,就是胡雷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胡雷看来,自己身体的残缺和不幸已无法改变,但却不妨以此去成就更多完整幸福的人生。2023年12月22日凌晨,“跪行巨人”胡雷再次“走”上慈善之路,携带价值5万余元的救援物资抵达甘肃积石山灾区,实现他的又一个壮举。有网友感其伟大,赞道:“双腿已撑不起他伟大的灵魂。”“先生大义!我矗立在地上,不及先生半分。先生屈膝在地,我可仰望一生。”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首善北京。当甘肃积石山县地震甫一发生,中华慈善总会如无数次的应急响应,依旧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为受灾地区群众提供慈善援助。
倡议发出,应者如云。12月20日,相声演员曹云金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20万元,用于甘肃灾区紧急救援与群众生活保障,为受灾同胞献上了一份金子般的爱心。
然而,曹云金的善举并未赢得一致赞誉,针对网络上称其“诈捐”“骗子”等等质疑之声,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发出声明,展示证书,以澄清事实,保护善心。
慈善是每人身上与生俱来的善良与闪光之处,值得肯定和称赞,更需要呵护鼓励,善意如金,善行为宝。不论何时何地,凡是善行义举都值得点赞、值得尊敬。
煮不完的饺子与长明的车灯
顽强甘肃。地震后寒冬下的灾区,食品供应始终都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震灾之后爱心食堂第一时间便投入运营,为受灾同胞提供热饭热菜。由于厨房设备损毁,食堂工作人员便“土法上马”,使用最简单的炊具灶具烹制出一道道美味饭菜。尽管面临着食材不足等困难,但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做出足够的食物,敢拍着胸脯说:“放心,饺子煮不完,每个人都能吃饱”。此时的饺子已经不再是一道普通的食品,而是代表着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震灾初期,灾区断水断电,夜晚,灾区陷入沉沉黑暗。于是,所有车辆都在救灾点照亮车灯,为救援队员和被困群众提供帮助,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安全。
上海三栖应急救援队是首批赶赴现场的救援队伍。此次他们派出了19名队员,其中大多退役军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他们身上特别突出地闪现着。出发动员会时,队员小马正患重感冒,但他还是第一个报了名。许多人劝阻他回家休息,他却说:“你们不让我去,我就自己买机票去。”
救援车辆刚一驶入甘肃地界,就能看到高速公路电子大屏上的偌大文字:凡外地来甘肃救援的车辆,沿途服务区都将免费提供热水、食物和车辆维修。有的车辆经过千里驰援确实需要维修,若在平日,费用动辄超过千元,但修车师傅坚决不收,说“收你们的钱就是打我们的脸!”
对救援队,这里每家饭店门前都摆着“外地救援队免费吃饭”的牌子。而后来他们也想出了办法——换上便装去吃一顿地道的甘肃羊肉,这样他们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付费。
当救援队最初进到现场时,救援物资还没有运抵,许多人都挤在一个帐篷内。救援队决定先把自己的帐篷让给村民。此时便出现了大人让给孩子、男人让给女人、青年让给老人的情景。有的汉族小伙从倒塌的家里拿来仅有的食物,有的回族大娘拿出自己平日都舍不得用的被子送给救援队员,而这正是她当年的嫁妆……
面对自然灾难,我们总能克服一切困难。却也总有一种力量能够“战胜”我们,那就是发自心灵的同胞情感与济世之念。或许贝多芬所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的真正含义即在于此。(田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