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3-03-20 10:12
来源:本站
四季更迭,永远不变的阳春三月;时光流转,一个刻在二十二岁的永恒。
雷锋的名字,感染着几代国人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雷锋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世人并且还将接力下去。
雷锋的故事何以传播得如此之广?雷锋的品质何以矗立得如此之高?究其根由,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一句话:做好事、做好人。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童年的苦难让雷锋将新中国当作自己的家,将老百姓当作自己的父母亲人。在农场,他是一名好职工;在工厂,他是一名好工人;在部队,他是一个好战士;在社会,他是一个好青年……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他都是一个好人,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随之,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相继题词,共同发出学习雷锋的号召。60年过去,雷锋精神早已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雷锋事迹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叶茂,参天映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阳春三月,煦日风和。纪念雷锋、学习雷锋活动再度与春相约,铺展大地。
3月2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康宁路学校书声琅琅,劲歌飞扬。一场“恢宏英雄志气 润泽生命成长”雷锋月主题活动正在开启。少先队员们向雷锋等身雕塑敬献花环,共同朗诵雷锋创作的诗歌《南来的燕子》,1600余名师生齐声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为向上向善的信念注入时代少年的力量。
据了解,自2018年10月起,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与《雷锋》杂志社在教育部和中国关工委支持下,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创建100所新时代雷锋学校”工程。2021年10月,康宁路学校正式被授名为“新时代雷锋学校”。
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成立于2018年6月,旨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立德行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文明风尚。几年来,雷锋专项基金与雷锋杂志社联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雷锋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让雷锋精神遍地开花,收获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雷锋的母校——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师生携手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师生们一批接一批、一茬接一茬续写“雷锋日记”,如今已达2000余万字。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铁岭,“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年年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观看雷锋电影、唱响雷锋歌曲、学习道德模范事迹、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此起彼伏。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孩子们竞相学做空巢老人的“小棉袄”、残疾人的“小拐杖”、困难群众的“小太阳”、雷锋精神的“小喇叭”。在山东青岛12所“雷锋学校”,“小手牵大手 道德模范进万家”暨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持续举行,吸引了无数师生家长。在江西九江井冈山中学,“学雷锋 树新风”德育主题教育如火如荼,“传承雷锋精神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向“学雷锋志愿者”授旗,观看雷锋主题电影,朗诵雷锋日记名言等活动在学生心中深深植下天天向上、天天向善的种子……
三月春回,三湘锦绣。“新时代 新雷锋”主题系列活动在湖南全面铺开,充分展示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雷锋家乡学雷锋”“雷锋精神代代传”的火热实践。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南共有注册志愿者14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的22.6%,志愿服务团队6.5万个,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湖南开展了以“一次新闻发布会、一场高规格论坛、一项志愿服务活动、一场文艺演出、一个先进典型发布仪式、一个专题陈列”为重点工作的系列活动,旨在呈现全省学雷锋工作成效,讲述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3月,湖南省株洲市更是有12场“学雷锋”活动先后展开——“新时代·新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学雷锋榜单发布、“邻里互助”、公益墙绘、宣传宣讲、“社区青春行动”、 义务植树、助残活动等,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雷锋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而服务人民是人民子弟兵的天职。“微锋e族”是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第26任班长张阳发起的爱心团队。2015年3月,他们收到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封求助信,当时高三学生小荣因家庭突发变故背负沉重债务,不得不离开校园。在“微锋e族”战士们的帮助下,小荣终于重回校园并最终考入大学。小荣加入了学校里的学雷锋社团,如今已经走入社会的他对张阳说:“我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别人。”
在“雷锋班”所在连的荣誉室里,一个“账本”格外醒目,里面整齐贴满了500多张汇款回执单,都是战士们自发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留下的印记。
爱心可以传递,精神贵在传承。60多年前,雷锋在辽宁抚顺百货储蓄所办理了一张存折,将每月省下的津贴一次次向社会捐赠。2010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会同银行以雷锋尚未支取的100元存款作为基础,发起续存“雷锋存折”活动。截至目前,“雷锋存折”已向玉树震区、云南旱区、希望小学工程等捐款近140万元。此外,“雷锋班”还建立了“雷锋爱心书屋”“‘锋蜜’温暖包”等公益慈善项目,让雷锋精神辐射全社会,感染所有人。
辽宁鞍山,孕育了“两代雷锋”的光荣城市。如今,雷锋精神早已成为鞍山的一座丰碑,一种风尚。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鞍钢化学科技公司主办,鞍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承办的“跟着郭明义学雷锋 敬老帮扶助推乡村振兴”活动近日在海城市腾鳌镇前甘村养老服务中心举行。“当代雷锋”郭明义带领30多个爱心团队600余名志愿者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献上浓浓爱心,让他们依旧感受到传承于雷锋精神的温暖。
燕赵之地,亦多慷慨助人之士。近日,由河北省石家庄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举行。此活动已经连续开展10年,彰显出这座城市对“身边雷锋”的褒扬。截至目前,活动已累计向7万余名“身边雷锋”送上鲜花,参与活动的“送花使者”达2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雷锋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雷锋生前所在团前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周道海于2004年3月参加了中国首批赴西非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并在西非建立了首个海外“雷锋展室”。他一次次走进当地大中小学校宣讲雷锋故事,参加了一次次抢险救援,为当地居民解决了一个个实际困难。在为期一年的维和行动中,“雷锋团”抢修道路、架设桥梁、扑火救灾、打井供水……做的好事多达500多件次,并将“Chinese LeiFeng(中国的雷锋)”深深刻在了利比里亚人民的心中。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他用仅仅22岁的生命栽下了一颗种子而收获了整个麦田,用自己有限的人生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永恒丰碑。(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