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5-04-09 10:58
来源:本站
当乡村振兴的春风拂过三秦大地,一场以“善”为名的变革正在古老土地上悄然生长。
日前,陕西省慈善协会召开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经验交流时,来自全省10个县(市、区)的基层慈善协会会长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案例,在会上分享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勾勒出陕西特色的公益图景。
数字赋能聚暖流
创新募捐开新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公益领域的今天,渭南市临渭区持续募资融合创建,扶助村社老人纾困解难。
“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募集资金6179.74万元,设立长期助学、助医、助困慈善基金1300万元,网捐共募资3811.54万元。”临渭区慈善协会会长周新民介绍,临渭区慈善协会、区民政局先后投入创建资金298万元,提升改造了农村互助幸福院老人入住条件。
神木市拓展善源,构建大爱枢纽平台,在助力社会基层治理、促进共同富裕、弘扬慈善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充分发挥百强县(市)优势,引导有情怀、有意向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2024年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助大学生专款142万元,网络筹集善款2934万元,先后设立多项冠名基金会,筹募善款2.54亿元。”神木市慈善协会会长王知学说。
此外,镇安县聚焦网络募捐,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协会全员包镇、包校、包大户,并进行全员培训。“2024年,我们网络公益筹款3497万元,创历史新高。”镇安县慈善协会会长陈正斌说。
岚皋县慈善协会在“村BA”现场举行慈善募捐晚会活动,募集慈善捐款捐物价值808.28万元。“我们印发了《岚皋县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倡导慈善互助精神,2024年累计募集各类善款898.78万元。”岚皋县慈善协会会长邱仕君说。
幸福家园连阡陌
苏陕联建树标杆
延川与江阴的“联建”模式引发热议。
在慈善幸福家园创建中,延安市延川县利用苏陕合作发展机遇,与江苏省江阴市联合打造澄延幸福家园示范样板,重点抓好募设村社互助金,办好关爱中心,创立村社群众、乡贤自筹一点,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奉献一点,爱心企业、人士捐赠一点的互助金筹措模式。
“2024年,我们新建28个幸福家园,其中江阴市捐赠款物价值70.5万元。当前全县共建成慈善幸福家园68个,入园老人3604人,幸福家园开灶办伙正常运行。”延川县慈善协会会长高风兰分享说。
临渭区则用“四个一点”(慈善幸福家园运营费采取民政和慈善组织扶持一点,在外职工和村民捐赠一点,村委村自筹一点,就餐老人支付一点)筹措慈善幸福家园运营经费,重点抓住互联网慈善公益众筹活动,近3年线上发起“临渭区共建幸福家园”“幸福家园爱心餐”两个项目,网络筹款1515万元,多途径筹措互助金为幸福家园可持续运营提供支撑。
“孝义镇金滩村利用集体经济收入累计投入120万元建成村养老院,后续每年投入4万元用于日常运营,把农村互助幸福院与慈善幸福家园融合,成立村级慈善工作站,实行‘四个一点’筹资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周新民介绍说。
铜川市以“五个一”(建立一个慈善工作站、募设一支村(社区)互助金、创办一个慈善关爱中心、建立一个慈善公约、组建一支慈善志愿服务队)为抓手全力推进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各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城镇社区都建立了慈善工作站。“陈炉镇双碑村在实施慈善幸福家园过程中,创办了‘婆媳澡堂’,村里有固定工作人员实行‘坐班制’,确保凡有老人来洗澡,澡堂全天候有人坚守,促进了农村家庭和谐,有效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铜川市印台区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薛秦生分享说。
童心种善育栋梁
校本课程润无声
“同学们,这本教材里的每个故事都发生在咱们临渭。”大屏幕上的《慈善读本》课堂实录,展现着全国首创的校本课程实践,这是临渭区各个学校常见的场景。
近年来,临渭区将慈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课堂教学、校本研修、职责要求、考核评比,将慈善教育活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形成校园慈善文化元素,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
“我们将《慈善读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活动抓手,确保每学年十课时,并申请教育部小学《慈善读本》二次开发成功,为全国首创。”周新民介绍,当前临渭区累计投入教育活动1380多万元,实施城乡慈善教育共同体,促进均衡发展。许多学校制定了将慈心善行融入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每月开慈善主题班会、年度发布“善行积分榜”、校园举行慈善义卖等,将抽象的慈善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可做的慈善行动。
三级联动织密网
阳光慈善惠万家
新城区位于西安市城区东北部,是全省重要的行政中心。为打造和谐的幸福家园,西安市新城区成立了由区民政局和区慈善会组成的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社区设立慈善工作站的区、街、社区三级工作机制,确立了每周三工作例会和街道、社区慈善工作站工作月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我们推动慈善幸福家园与社区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服务设施的融合建设,打造了‘饭大爷’老年餐厅等品牌项目。当前,全区21个‘饭大爷’老年餐厅累计服务老年人就餐达500余万人次。”西安市新城区慈善会常务副会长沈瑞瑾介绍说。
扶风县坚持三级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提要求,压责任。县慈善协会具体督促指导创建工作,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协同解决突出问题,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抓好创建工作,形成了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有力推动了慈善幸福家园的创建工作。
“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创建慈善幸福家园村社82个,筹集村社互助金862万元。”扶风县慈善协会会长董东生说。
三原县慈善协会成立于2006年,是省内成立较早的县级慈善组织之一。三原县创新“党建+慈善”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慈善法为基础,编撰了两万余字的《工作制度》,并定期公开财务报告,全力打造“阳光慈善”。
“我们通过典型示范、媒体联动、活动赋能,当前已建成26个爱心活动基地,159支6800余人志愿者队伍,涵盖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各年龄段。”三原县慈善协会会长刘新军说。
勉县把慈善事业纳入了县上养老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各项工作同步发展,设立了“沔水慈善奖”,激发爱心企业、人士的捐赠热情。同时,县慈善协会与县民政局共同下发《关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与慈善幸福家园融合建设运营的通知》,形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目标同向,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慈善募捐资质和网络募捐平台,与民政共同发展慈善养老事业,从而使慈善幸福家园的资金得到保障和稳步发展。“目前,我县慈善幸福家园运营正常,累计投入款物价值674.74万元,为12000多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勉县慈善协会会长吕安宁说。
窗外春意渐浓,会场内思想碰撞。从数字赋能到文化深耕,从机制创新到跨界融合,市、县慈善协会的会长用实践回答新时代的“公益之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表示,这些经验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全省各级慈善协会要借鉴典型经验,转观念、促提升,扎实工作、奋发作为,为推动陕西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续 佳 晓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