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5-07-09 14:25
来源:本站
7月7日,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
据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介绍,2025年二季度以来,民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兜底民生保障力度,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风险,改进优化各类民政服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取得新的成效。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法立法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和救助机制,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指导各地积极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的再兜底”功能,扎实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社会组织管理上,出台《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办法》,部署对145家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抽查审计,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启动第五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比表彰,明确全国性社会组织评比表彰项目清单,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出台《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部署主题宣传活动,协同保护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落实地名备案公告制度,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深化地邮协作。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全国有14个省份和2079个县将惠民殡葬政策覆盖到辖区所有户籍居民),落实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及配套规范,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截至5月底,两项补贴已惠及1189.3万困难残疾人和1636.5万重度残疾人),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印发《救助管理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开放日”和“夏季送清凉”行动。老龄工作方面,联合多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实施“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印发“银龄行动”相关通知,举办系列活动,开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和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养老服务发展方面,推进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项目,公示“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务),推进适老化改造和产品推广,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儿童福利保障方面,推动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持续推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
慈善事业促进方面,民政部组织开展第十三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近1.6万家,其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3324家;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470单,信托财产合同规模95亿元。今年上半年,福利彩票发行销售1071.98亿元、筹集公益金约310亿元。
李婉丽介绍了三季度民政部将积极推进的各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二是推动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研究制订国际科技组织章程示范文本;三是抓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四是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强殡葬行业监管,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五是实施好新时代“银龄行动”,加快推动老年志愿服务体系研究,支持加大老年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相关领域服务供给; 六是推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完善配套制度措施;八是做好“中华慈善奖”表彰和“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支持发展社区慈善,同时研究制定规范民政部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行政处罚的政策文件,加快健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慈善信托等慈善法配套制度。(文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