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3-11-30 14:23
来源:本站
11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单位、义工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瓯海慈善的荣耀与感动一刻。
为慈善文化公园揭牌,爱心单位举牌捐赠,发放《瓯海慈善》20周年特刊,为社区居民提供慈善服务……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瓯海慈善综合体,观看《善行瓯海 共享幸福》宣传片,一帧帧感人画面让大家重温了瓯海慈善20年的温暖瞬间,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慈善力量和仁爱温度。
现场捐资气氛拉满
廿年坚持初心如磐
在庆典仪式上,温州市瓯海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定向捐赠15万元,瓯海区佛教协会定向捐赠10万元,瓯海区香山寺定向捐赠10万元,还建立了300万元的“永宁寺慈善共富基金”、500万元的“德赛集团慈善基金”。每一个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凝聚的都是让人敬佩的大爱之心。
2003年11月27日瓯海区慈善总会成立,此后便不断拓展募捐渠道,创新慈善项目,积极开展救助帮扶,努力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截至目前,总会共募集善款12.09亿元,帮扶支出9.37亿元,惠及群众超过76万人次,把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送到千家万户。总会将站在全新的起点,汇聚更多爱心人士与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的宏伟事业中来。
打造慈善文化阵地
建成慈善文化公园
新开园的慈善文化公园将成为瓯海区传播慈善文化的又一大新平台,它与同时挂牌的瓯海区慈善综合体形成联动,集“慈善文化展示、慈善义工之家、慈善教育培训、慈善研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以展示瓯海慈善历年成果、开展义工队伍孵化、义工志愿服务、慈善文化研究交流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慈善氛围。
公园在原有基础上因地制宜、升级改造。新建慈善长廊,廊内布设了何朝育和任岩松等诸多瓯海史上知名慈善人物的事迹介绍;打造“爱心亭”,引进所在地义工队伍,常态化组织慈善服务活动。园内还设有慈善主题雕塑、慈善文化宣传栏等慈善元素,让慈善贴近生活、走进心中。
为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充分集聚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瓯海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在20周年庆典活动当天正式宣布成立,并聘请方志方、章方松、黄松光、周吉敏、石国民等为首批专家委员会成员。今后,中心将发掘、整理、保护、研究和发展优秀慈善文化遗产,开展慈善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播推广慈善先进理念,推动慈善创新实践。此外,瓯海区慈善总会还与瓯海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合作签约,聘请区慈善总会形象大使,多方携手创新传播方式,当好慈善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实践者,让“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理念在瓯海遍地开花。
回首荣耀岁月
展望美好未来
因善而成,持续行善。瓯海区慈善总会的成长,离不开瓯海各级领导、广大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慈善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本次专题座谈会特邀请区慈善总会历任会长、监事会历任主任、爱心人士代表等参加,他们是瓯海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和同行人,见证了瓯海慈善20年来的历程,大家汇聚一堂,畅谈慈善初心和力量,抒发多年做慈善的情怀,并对慈善工作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瓯海区慈善总会会长张纯一表示,20年来瓯海慈善事业之所以持续发展,是一代代慈善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慈善事业是一项汇聚爱心、弘扬正气的崇高事业。当前慈善事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要适应新形势,以此次总会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慈善工作要从五个方面继续发力。一要开发慈善新动能。将“慈善一日捐”向企业、向村社、向千家万户延伸,以乡贤引领,开发大众慈善动能,推动慈善向大众发展,形成人人践行慈善、人人都是受益者的社会氛围。二要打造慈善品牌项目。以项目引领,引导定向募捐、冠名募捐。以项目开展救助帮扶,包括开展志愿服务。要围绕助困、助学、助医、助老、助残等版块,持续深入帮扶,创新培育多元慈善项目,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物资+服务+精神”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持续打造多措并举的慈善品牌项目。三要织密基层慈善组织网络。要进一步加强镇街、企业、行业的慈善分会建设。各镇街要积极拓展募捐渠道,通过定向捐、冠名捐等方式,不断壮大基金规模,提升自身实力,争创示范慈善分会。在镇街实现村社慈善工作室全覆盖的基础上,以“六有”为目标要求,加强规范化建设,支持引导一些村社慈善工作室争创省级、市级、区级的示范慈善工作室。四要加强义工队伍建设。要持续开展群众关注、喜爱的各种有特色的公益服务活动,把公益活动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通过义工的言行引导、影响、激励周边更多的人参与到做慈善献爱心的活动里,让人人想慈善、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人人做慈善成为社会新风尚。以义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为抓手,支持更多义工组织努力争取场地建设“义工之家”,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居民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服务项目。五要传播慈善文化。要加强与融媒体的合作,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来推广慈善文化。推动慈善文化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要发挥好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积极探索慈善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使慈善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积极开展慈善典型案例、先进组织、先进个人、先进经验的褒奖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王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