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项目推荐

  • 紧急驰援抗洪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 藏区千名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江苏如东“开学第一课”播撒“慈善的种子”

2025-09-09 14:34

来源:本站

  “爱是永恒的光芒,映出生命的愿望……”日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解放路小学梦想剧场礼堂内,一场以“善韵悠扬”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正在进行。师生同唱慈善歌曲《种子的力量》,伴随着舞台上3名学生的领唱,台下的老师和500多名学生齐声和唱,充满童真与善意的歌声响彻礼堂,营造出浓浓的爱的氛围。

  “小善举,大爱心”。在微光成炬环节,少先队大队委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宣读同捐一元钱倡议书。在清脆的硬币碰撞声中,师生纷纷走向募捐箱,投进自己的一份爱心。“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捐款,更是我们同学们之间的举手之劳,感觉就是我们献出了这份爱心。”如东县解放路小学学生陶梓铭说。

  走廊上,一幅10米长的画卷上,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蹲在地上,手握彩笔,勾勒出眼中的美好世界,让善意有了具象的模样。在“彩绘善心”环节,同学们将画卷在舞台上铺展开来,画卷上有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人拎菜篮,给老爷爷理发……孩子们共同绘制的慈善图景就这样徐徐展现出来。“慈善就像我们共同完成那幅画一样,每个人添一份色彩,就能汇成美好的力量。” 如东县解放路小学学生郁徐睿说。

  活动中,如东县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代表捐赠《慈善微读》读本,师生代表现场即兴朗诵读本精华内容。“这批读本将统一存放于学校图书馆,在学校德育课堂的拓展学习中、在课后的闲暇时光里,同学们从中读懂善意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它可能藏在帮同学捡起文具的弯腰里,藏在给环卫工人递瓶水的举动里。”如东县慈善总会会长陈建华说。

  开学第一课,解放路小学精心策划了以“慈善”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共绘一幅慈善画、同唱一首慈善歌、同捐一元钱、共读一本书、共演一段情景剧。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把慈善教育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感、可触、可参与的实践,既有趣味又有温度。每一个环节都鲜活动人、直抵人心,引导同学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把“善”的种子深埋心田。“慈善文化进校园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附加题,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激发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三有新人,我们要将这个慈善真正融入教育。”如东县解放路小学校长沈霞说。

  今年秋季开学,如东县将慈善教育嵌入“开学第一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创新,让慈善教育适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善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马塘初中的教室里,初一新生们正将全家共同构思的“慈言善语”分享给新同学,一句句朴实而真挚的话语,展现了每个家庭对慈善的理解。“我的慈言善语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句话父母从小就教导我,我也永远铭记于心,成为我生活中的鞭策。”初一四班学生杨艺秋分享道。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将写有慈言善语的便签贴在班级“慈善文化墙”上。马塘初中将慈善教育与学校“从善贵和”的校训深度融合,校园里的德善廊、崇善厅、至善广场、善园等场所,处处都有慈善故事和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善”的内涵,让慈善教育有根有魂。“各学科老师将‘善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既引领学生积累慈言善语,更注重引领学生将善言转化为善行。”如东县马塘初中校长朱志刚表示。

  据悉,今年是如东县“慈善文化进校园”全面铺开的第一年,全县29所中小学、幼儿园被纳入项目计划,实现各教育阶段全覆盖。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培养他们感恩社会、勇担责任的意识,助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我们要将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构建德育特色体系。”如东县教体局局长姜宁兵说。

  从校园到家庭,从孩子到成人,如东县正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慈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社会新风。如今,在这片土地上,慈善的种子正在扎根、拔节、生长,让“向善向美”成为文明如东最鲜明的底色。(吴 慧 王 洪 姜宁惠 张亦徐)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