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2-04-20 14:05
来源:本站
老区是红色的摇篮、革命的圣地;老区是绿色的家园、新征程的起点。
从实施精准扶贫到决战脱贫攻坚,从推进乡村振兴到实现共同富裕,老区人民不懈奋斗,全国人民持续助力,使革命老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而在其中,自然也有慈善的身影与公益的温度。
善行老区,义助老区,就是要不断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乡亲们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善行老区,义助老区,就是要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将老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善行老区,义助老区,就是要悉心反哺我们的衣食父母与民族根脉;善行老区,义助老区,就是要把美好幸福的未来播种在泥土里、镌刻在道路上。
自今日起,本报将开设“善行老区创新曲”专栏,旨在为广大读者讲述慈善助力老区发展与老区发展慈善事业的温暖故事。本报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也将同步推广,敬请垂览。
慈善事业是推动革命老区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是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曾经沧桑岁月,革命老区用并不肥沃的土壤哺育了人民共和国。如今沧海桑田,返哺革命老区,回馈老区人民,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多年来,各地社会组织与慈善力量以此作为初心使命,持续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民生改善,为老区建设发展贡献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脱贫攻坚有我
赣鄱大地,风景独好。这里名山大川遍布、历史古迹众多、红色沃土深厚,正可谓“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度聚焦江西革命老区,扶助老区困难群众,是广大慈善组织长期坚持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持续推进革命老区莲花、遂川两县脱贫事业,中华慈善总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慈善情暖万家”“药品援助”“遂川县青年就业培训”“遂川阳光家园”“中慈爱心图书室”等多个慈善项目,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助力改善两县人民生活,因其成绩突出、效果良好而受到民政部通报表扬。
据统计,近年来,中华慈善总会累计在脱贫攻坚领域投入各类款物价值82.85亿元,在推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写下了值得自豪的一笔。
“现在道路宽了、平了,不管是去办事还是走亲戚,都方便多了。”“现在住在农村也挺舒心,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差!”这是莲花县塘边村村民们的心里话。
如今,莲花县“全域美丽、全民共享、全国闻名生态名县”的风采正在凸显出来。遂川县也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红、绿、古”三色资源,不断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生态高地、宣扬本土特色,一幅绚烂多彩的遂川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江西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活力,为进一步推动老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多年来,江西慈善之花遍地盛开、温暖满溢。脱贫攻坚战中,江西省慈善总会大力实施“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志愿扶贫等多个方面开展“刨穷根、栽富树、救病难、暖床前、扶自立、推厕改”六大行动,为助力打赢江西脱贫攻坚战发挥了慈善组织的应有作用。此外,江西省慈善总会还多次联合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十多家医院的十余名心血管专家组成专家义诊团,走进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关爱心脏·慈善义诊”活动;联合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长征医院等二十多家医院的三十余名医学专家组成义诊团,走进上饶、南昌和龙南、定南等市县,开展“心系赣鄱 报效桑梓”慈善义诊系列活动。
“这次义诊活动真是太好了,有大城市的专家上门服务,对我们老区群众来说,机会实在难得!”接受义诊的心血管患者老朱连连说着,不胜感谢。
兴建“幸福家园”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桃林。四月的延安,风光旖旎,气象万千。
日前,陕西省慈善协会重点项目调研组一行来到延安,用脚步感受老区人民的奋斗成果,用心灵体会文明之城的慈善氛围。在志丹县,调研组一行参观考察了“麻地坪社区慈善幸福家园”“保娃沟门村慈善幸福家园”,被老人们的快乐气氛深深感染——创作书法的、跳舞健身的、棋牌娱乐的……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生活的惬意美好。
在吴起县,调研组一行参观考察了“枣树湾社区慈善幸福家园”“丈方台村慈善幸福家园”。在老年大学音乐排练厅里,40多位老年人统一红装,唱起《到吴起镇》;舞蹈大厅里,20多名老人打着太极拳;剪纸室里,墙上满是新剪的作品;书画室里,几位老人跟着老师练习书法……据介绍,老年大学建立4年来,已有300多名老人在此报名学习。过去,梁宁老人沉迷麻将,生活单调。自从加入慈善老年大学,再不去麻将馆,如今已成了一名出色的领唱。今年65岁的侯景全是县人大退休干部,自加入太极拳班后,每日饭香觉好,神清气爽。陈凤梅是一位非遗剪纸老师,如今她已带过上千名中老年学生,不少人成了剪纸高手,提升了趣味,也增加了收入。
在延川县,调研组一行参观考察了延川县慈善协会“慈善幸福家园”。县慈善协会高凤兰会长介绍说,这座占地62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慈善幸福家园”是由协会投入220万元善款创建起来的,深受乡亲们喜欢。而正在建设的中塬村“慈善幸福家园”占地2.7亩地,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是由本村乡贤高宗维筹资120万元建设的。村党支部书记高立首个人捐赠10万元,住村第一书记呼海东个人捐赠2万元,为全村带了一个好头。
刘家沟村“慈善幸福家园”已入住40多名老人。“这所‘幸福家园’很有特点,是由原知青点改建而成的,不仅丰富了留守老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镇村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广。” 调研组成员、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介绍道。
赵家河村“慈善幸福家园”也是由原知青点改建而成,延川县慈善协会共为村里捐资400多万元,种植核桃树2300亩,栽种国槐树24000株,修建爱心纯净水站5个,建慈安便民桥5座,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此行共走过延安4县区10个考察点。那一幕幕场景、一曲曲歌声、一张张笑脸让考察组成员感慨万千,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了老区群众的质朴与慈善事业的价值。
善路联通未来
福建有“三多”: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全省83个县市区中有69个革命老区县,其中36个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成为福建重要的红色资源。
为了持续推进老区建设与发展,日前,福建省民政厅印发了《贯彻落实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福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省民政厅联合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着力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老区乡村振兴事业。
《若干措施》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加快建设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对接平台和项目库;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阳光1+1”牵手计划等慈善公益活动。
《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立足自身宗旨和业务范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为全方位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超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在此大背景下,慈善事业将大有作为。
回顾脱贫攻坚时期,福建省慈善总会连年举办“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慈善一日捐”“慈善手拉手”“阳光1+1牵手计划”等活动,积极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持续引导慈善力量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灾害救助、科教文卫等多个领域发挥力量,使超过25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受益。其间,有1232个社会组织与1263个革命老区村牵手结对,共赴小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0年以来,福建省着力引导社会组织向38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欠发达老区苏区县集中注力,支持脱贫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并以“福建慈善奖”评选为契机,鼓励慈善力量通过捐款捐物、开展培训、实施项目等方式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如今,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社会保障,民生改善还是社会治理,福建革命老区都已焕然一新、日日更新。所有建制村实现了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革命老区县县通高速,三明、南平、龙岩均建有机场。今年5月,从革命老区到革命老区的江西兴国至福建泉州的兴泉铁路全线贯通,一举结束了福建境内多个老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每一个老区群众的脸上、心里。
福建省安溪县经兜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明介绍说:“我们村已做出了自己的产业,全村三千多人有一千多人都在做空压机生意,一村之力就占了全国20%的市场份额。乡亲们赚钱后也积极反哺家乡,村里建起了博物馆、图书馆,建了很多漂亮房子,还建起了‘长者食堂’,每天村里老人都能免费吃上两荤两素的可口饭菜。接下来我们将做村史馆、红米基地和产业园。我相信,经兜村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来越甜。”(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