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4-05-14 16:10
来源:本站
有人将社区共享菜园当成亲子教育基地,鼓励孩子热爱劳动、亲近自然;有人吃上了自己种出来的绿色蔬菜,获得感满满;也有人喜欢到菜地周围走走看看,嗅闻泥土芬芳……近年来,社区共享菜园成了社区的“共享景观”,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空间,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区和谐。
认领菜地,盘活社区闲置土地
湖北省咸宁市浮山街道杨下社区位于咸宁城郊,这里曾经是一块撂荒地,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管理,卫生环境屡遭投诉。因此,杨下社区干部与辖区群众多轮沟通后,决定创建一个“共享菜园”。
“共享菜园”计划一经启动,60多块菜地在几天内就被迅速认领一空。为了让租户更方便地种植,社区在菜园旁边临时建设几间小房屋,统一购买了农具免费供大家使用,同时推出“懒人服务”,针对没有空余时间种菜的市民,只需付一定的劳作费,即可让当地的村民帮忙代种。
“居民认领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社区及时增绿添景,硬化道路,曾经的撂荒地不仅成了菜园也变成了花园。”杨下社区党委书记钱志表示,最近,还有不少居民前来认领菜地,社区正谋划拓展“共享菜园”,联合开发采摘、垂钓、露营、农家乐等配套功能。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望都镇在城乡基层治理创特色工作中,把社区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打造成为一块块“共享菜园”,让城乡居民自由认领,体验农事劳动的乐趣;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打造社区“共享菜园”,不仅社区培养小朋友观察植物的兴趣和能力,还通过种植行为美化社区,采收出来的蔬菜送给社区里的热心居民,让他们共同感受田园美育的乐趣。
美化环境促进社区治理
为了盘活社区空间资源,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街道曹姑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创新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因地制宜打造“共享菜园”,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具人气。
“社区分割平整了土地,添置了种子和工具,全部整理好再交给认领人。我们还在居民中发掘了一批‘种植能手’,10多名专业志愿者组成‘菜园管家’专业志愿服务队,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保证蔬菜种得下去、收得上来。”社区党委书记周云介绍说。
据悉,该社区通过将闲置土地转化为居民的种植乐园,既满足了居民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又有效解决了公共空地、黄土裸露种植等问题。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们互动交流、深化感情的温情天地,集交流互助、公益关爱与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独特空间。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书房社区通过精心设计共享菜园,统一种植后形成社区景观,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空间,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宁远街道文苑社区打造共享菜园,将原本令社区和居民都感到困扰的约0.1公顷的荒地转变成了一片促进邻里情感交流的“连心菜园”,实现居住环境优美、闲置资产集约化利用、社区治理有效的多赢局面。
美化环境,为生活增色,充分利用土地……现代社会的社区建设需要和谐友好的氛围,需要绿色健康的环境。小小共享菜园,实现了多方共赢,不仅盘活的土地资源美化了社区环境,更丰富群众休闲生活,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张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