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5-09-22 14:44
来源:本站
今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其间,各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呼吁群众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畅享健康安全生活。
智能设备全覆盖 构建城市安全网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为非专业人员设计使用的“救命神器”,可诊断特定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语音指导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相关数据显示,在心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能将存活率提升至50%以上。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普及救护知识,是健全公共急救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日,在江苏省,由张家港市卫生健康委、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共同举办的“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暨AED地图发布仪式在经开区(杨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张家港市AED布点地图,同时授牌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张家港市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现场组织了健康“益”起来党员志愿服务集市,提供义诊、中医适宜技术、政策咨询、普法宣传、健康科普及急救技能互动体验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据悉,截至目前,张家港市已在人群密集场所投放193台AED,投放点包括车站(高铁站)、学校、商场、公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如遇突发意外需要急救,市民可通过“百度地图”App搜索“AED”,快速找到最近距离的设备,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在湖北省,为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提高乡村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宜昌市急救中心携手五峰县卫健局、县红十字会、仁和坪镇政府,走进业产坪村卫生室,联合开展“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和AED捐赠活动。由60余名村民组成的院前急救志愿者齐聚一堂,沉浸式学习急救知识。开班仪式上,宜昌市急救中心代表爱心企业向业产坪村捐赠了迈瑞牌AED,对当地村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生命保障措施。
技能培训强根基 分层救护重实践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日前,甘肃省红十字会在定西市举办“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活动现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和志愿者模拟地震、火灾等典型救援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邀请观众上前参与实操体验。
据悉,近年来,甘肃全省红十字会系统以“七进”(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为载体,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并在节假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急救地摊”“应急救护知识进景区”等特色培训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急救技能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同时,省红十字会还持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对新申请师资和复训师资进行系统培训,并组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和应急救护技能的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应急救护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3.9万名红十字救护员。
在山东省,为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由海阳市慈善总会、市人民医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海阳市行村初中承办的“世界急救日”主题急救培训活动于日前举行。活动现场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急救知识宣传片,初步了解了急救的重要性。随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专家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知识讲座。专家通过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黄金4分钟”急救理念、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要点以及异物卡喉等常见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方法。实操演练环节,在市人民医院专业培训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练习。导师们手把手教学,纠正错误操作姿势,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基本掌握核心急救技能。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满足辖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保障需求,阿拉山口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博州宏睿社工服务中心,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实践讲座,为老年居民搭建急救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平台。讲座环节,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结合多起老年群体突发心脏骤停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急救知识。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黄金抢救时间、心肺复苏的操作原理及重要性,还针对老年群体的认知特点,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术语,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清晰理解急救核心知识,为后续实操演练奠定理论基础。
为让急救知识真正转化为实践能力,本次活动设置“一对一指导”实操演练环节。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人体模型,将参与者分组开展心肺复苏模拟操作。医生针对按压位置、按压频率、呼吸配合等关键动作进行细致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标准的心肺复苏技能。老人们积极参与,反复练习动作要领,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此次心肺复苏急救实践讲座共吸引40名老年人参与,不仅让老年人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也增强了大家应对突发情况的信心。(施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