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项目推荐

  • 紧急驰援抗洪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中华慈善总会新苗困境儿童救助项目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织密安全网 共筑护童堤 慈善公益力量助力青少年防溺水教育

2025-08-04 15:32

来源:本站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防溺水教育关乎生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近期,全国多地通过慈善公益项目、社区活动、警民联动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伞”。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课堂到公益暑托班,各方力量共同织密防溺水防护网,为青少年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公益项目扎根乡土

筑牢农村护童防线

  农村地区始终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领域。在吉林省,近日,“民革蓝水环”青少年防溺水公益项目启动暨“民革蓝水环公益基金”签约仪式在长春举行。本次活动由民革吉林省直工委、长春市慈善总会共同主办,民革吉林省直富强支部承办。活动中,民革党员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并现场示范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吸引许多人驻足学习。活动募集善款3万余元,将用于支持农村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

  据介绍,接下来,民革吉林省直富强支部党员将积极投身“民革蓝水环”青少年防溺水公益项目,以防溺水推广大使、防溺水宣传员身份,深入社区、商圈、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公益宣讲,为守护孩子们平安成长贡献力量。

  在黑龙江省,为切实提升家长与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7月30日,呼源镇民政服务站组织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为亲子家庭送上实用的防溺水“安全课”。

  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家长与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视听结合+互动实践”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通过播放安全教育短片,以真实案例直观展现溺水事故的危害,警示大家远离野外危险水域;发放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宣传单,清晰标注辖区内易发生险情的河道、坑塘等区域,讲解溺水自救技巧与科学施救方法;重点解读防溺水原则,强调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等,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熟记。此次活动让家长和儿童深刻认识到溺水风险的隐蔽性与危害性,掌握了实用的防护技能。据介绍,呼源镇民政服务站将持续关注儿童安全,通过常态化宣传与隐患排查,助力家长履行监护责任,携手为孩子们的平安成长撑起“保护伞”。

  在河南省,近日,为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新郑市志愿者协会联合新郑市慈善总会,在梨河镇七里闫村举办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志愿者老师重点讲解了安全游泳准则、教授应急自救方法以及安全游泳的准则。据悉,此次活动是“守望相助”新郑市慈善总会公益慈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安全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社区课堂寓教于乐

提升儿童自护能力

  当传统的课堂安全培训遇上社区创新教育,防溺水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江西省,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走进社区,为孩子们带来身边的关怀。近日,景德镇市新厂街道东三郡社区党委、关工委联合景德镇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等,携手珠山区先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东三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温暖童行——护航未来之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主题活动,为辖区20余名儿童送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知识课。

  活动过程中,授课老师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溺水危害、自救技巧及科学施救方法。讲师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不私自下水”“遇险冷静呼救”等原则,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孩子们在指导下踊跃参与实践演练,切实掌握急救技能。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及区级民政部门为活动提供了物资支持,向参与家庭发放《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册》及急救包。

  在江苏省,日前,长江之畔的镇江市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必修课”。在镇江市一处洋溢着童声的“公益暑托服务班”教室内,长江航运公安局镇江分局的民警化身安全导师,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子女,精心讲授防溺水知识与技能,用专业力量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加分”。

  聚焦暑期溺水事故警示案例,长航公安民警将警用救生装备带进课堂,进行生动演示。当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式、救生圈的科学投掷技巧被一一拆解,孩子们眼中既有好奇更有专注。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剖析野外水域的隐形危险,传授科学自救与施救的“黄金法则”。互动环节中,孩子们争相体验装备操作,安全意识的种子在亲身体验中悄然扎根。

  据悉,此次防溺水课堂嵌入镇江市2025年重点民生项目——“公益暑托服务”的关爱框架。针对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工作繁忙、暑期子女看护难的普遍困境,共青团镇江市委员会联合市慈善总会、市委社会工作部等,于7—8月在镇江全市布点开设100余间暑托班,为6至14周岁的困境青少年及新业态从业者子女提供“学业辅导+素质拓展”双轨服务。6个精心打造的市级示范班,以专业的师资与特色课程,全方位守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且充实的假期。(施雨辰)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