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5-05-09 10:23
来源:本站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 -2027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7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深化慈善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慈善参与方式,壮大做强慈善力量,努力开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实施方案》,在高质量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方面,上海将进一步优化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对于慈善活动属于民政业务范围的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将主动担当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若不属于民政业务范围,也将积极协助协调联系相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同时,全面梳理全市现存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状况,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应认定尽认定为慈善组织。此外,还将积极培育扶持各领域慈善组织,引导促进其在救助、扶老、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并且,加大社区慈善组织培育力度,支持各区设立一定数量区级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持续助力社区基金会发展,鼓励居村与之合作开展互助互济类慈善活动。针对存在违法情形的慈善组织,将完善退出机制,通过多种措施督促整改,对未按期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置。
在涵养浓厚海派慈善文化方面,上海将持续打造全民慈善活动品牌。精心办好“上海慈善周”等年度品牌慈善活动,深入开展“蓝天下的至爱”“一杯咖啡的温暖” 等市级重点慈善活动,同时推动各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慈善活动。此外,还将深入推进慈善市集进社区、进商场、进学校、进机关,使慈善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通过常态化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推动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慈善共建活动,打造城市慈善文化地标,建设好上海市慈善文化展示厅,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平台,让慈善文化融入城市日常生活。充分发挥慈善评选表彰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中华慈善奖”和“上海慈善奖”等各级慈善奖项评选表彰力度,引导全社会崇善向善。
在发展慈善特色服务和创新项目方面,上海将实施社区慈善超市提质增效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慈善超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社区基金会示范工程,修订《上海社区基金会建设指引》,创新发展慈善信托,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慈善,深化“慈善+”项目合作,拓宽慈善交流合作领域,依法依规开展对外慈善交流,持续打造高质量项目。
在培育高素质慈善人才队伍方面,上海将加强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管理,储备和培养慈善人才;在加强慈善事业综合监管方面,将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健全风险隐患动态发现机制,有效开展慈善第三方监督;在夯实慈善事业发展基础方面,将加强慈善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加强慈善行业支持性服务能力建设;在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方面,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完善慈善扶持激励政策。
《实施方案》要求,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结合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系统谋划和工作联动,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任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