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损伤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在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白内障可以治愈,却仍在广大农村肆虐,一些农村困难白内障患者由于经济能力所限,不能及时进行手术,引起视残或失明,丧失劳动力,无法正常生产生活,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22年10月,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共同发起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关爱白内障患者项目”,旨在帮助更多农村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解决其因病致盲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故事示例
查果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绒乡巴朗村68岁的五保户,家里无儿无女属于孤寡老人,左眼视物不清已经3年了,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但因经济困难一直都没能到医院手术治疗。
医生给查果奶奶做术前检查
项目实施定点医院在绒乡巴朗村进行眼健康义诊时,了解到老人的情况,为了尽快帮助老人摆脱眼疾痛苦,2023年2月14日医院安排了眼科专家为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
手术后医生搀扶老人安返病房
通过手术老人视力从术前0.1恢复到了0.6,重新看清世界的老人激动的说:“谢谢国家,谢谢好心人和医院帮助,我真的很高兴,做完手术以后不但眼睛亮了,心里也亮了!”
医生给唐大爷做术前检查
唐洪兵今年71岁,是云阳县南溪镇的一位聋哑老人,也是村里的五保户,由于先天缺陷,没有接受过教育,主要靠种菜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难。3年前老人的视力开始模糊,后来越来越厉害,从此陷入黑暗之中,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且又无亲无故,他就这么一直拖延着。
2023年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的外侄儿发现唐大爷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随即带他入院检查,确诊为双眼白内障。住院医生随即上报医院,为其申请救治补助,术后唐大爷也很激动,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还是不停的给医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老人给手术医生竖大拇指点赞
手术成功,唐大爷恢复到0.5的视力。他的外侄高兴地说:“我伯父恢复视力后,眼睛看什么都清楚了,又可以种菜卖菜了,生活不愁了。”
术前B超检查老人眼底情况
何学香今年89岁,是云阳县农坝镇龙堰村的一位朴实农民,家里有七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主要的收入来源靠务农,经济能力有限。5年前,她的视力逐渐变得模糊,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老人把自己视力严重下降的事藏在了心里。
因眼睛看不见,老人行动十分不便,上个月在家摔了一跤,导致身体受伤,女儿带她入院检查,确诊为双眼白内障患者。女儿得知县医院有白内障救治项目的好消息后,下定决心让母亲住院做白内障手术。
医生实施白内障手术
针对老人的情况,县医院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并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为老人实施了手术。
术后医护人员上门回访
出院后,县医院的医生上门回访老人的恢复情况,手术很成功,何奶奶视力恢复良好。何奶奶非常开心,嘴里不停说:“党的政策好、医护人员又专业又贴心、感谢身边的好人。”
他们只是我国农村困难白内障患者的一个缩影,白内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而无钱治病,又阻碍了他们的复明之路。生活本就不易,但是有了光明就有了希望,“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关爱白内障患者项目”正在改变这一切,帮助农村困难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救助方式
患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金额,按照单眼手术提供1500元(最高)的标准进行补助,单眼手术自付不足1500元的根据患者实际自付金额进行补助。每救治一例农村白内障患者,补助定点医院100元。
救助范围
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救助对象
脱贫人口、易致贫监测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金沙江库区移民等困难白内障患者。
执行机构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
执行计划
项目在国家卫健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本着重点面向三农、面向基层、突出中西部、突出困难群体的工作原则,会同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59家医保定点医院,有计划地组织符合救治条件患者进行救治,受助人就近选择实施区域内的医院就诊,从申请救助、术前检查、手术救治、到康复出院约为3-7天。反馈并提交所有费用的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进度等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