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5-04-08 10:30
来源:本站
清明时节,草木回青。近日,全国各地围绕“文明祭扫、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安全保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展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多元价值与社会责任。
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一束花,一份情。连日来,安徽省淮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各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在全市各大陵园、公墓开展免费向群众赠送祭扫鲜花活动,倡导群众采用鲜花敬献等生态方式缅怀先人,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习惯,推广文明绿色安全环保的祭扫方式,弘扬时代新风。
服务台前,支支修剪整齐并套袋的白菊、黄菊,与配套的《文明祭扫画册》《淮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册有序码放。陆续前来的市民在志愿服务点前排起长队,工作人员一边递上鲜花,一边讲解文明祭扫注意事项。“大家积极参与签名领取鲜花,不少家庭还自带鲜花前来祭祀,说明群众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都很强,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烈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潘秀柱说。
据悉,除了赠送鲜花,相山区还在园区悬挂文明祭扫宣传横幅、设置宣传栏等,向市民宣传绿色殡葬理念,引导大家争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绿色家园的守护者、生态安全的参与者。“希望通过赠送祭扫鲜花的形式,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到文明祭扫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文明淮北贡献力量。”相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曹靖说。
在广东省,佛山市内各大殡葬服务单位将主动开展鞭炮、香烛、纸钱兑换鲜花,以及鲜花义卖等活动。顺德慈善会每年会在飞鹅墓园等地方开展“鲜花表孝行 慈善献爱心”鲜花慈善义卖活动,倡导传承孝道、文明祭祀的同时,也为医疗救助和慈善助学对象筹集善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文明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到烈士陵园开展了“清明祭扫 志愿护航”主题活动,引导参观悼念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解答市民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志愿者爱国主义教育,3月29日,河南省商丘市退伍老兵及志愿者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来到柘城县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用鲜花与美酒表达对先烈们的追思,向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烈士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好好学习,继承他们的遗志,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学生刘姝辰说。“今天主要是感恩先烈,让孩子感受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第三实验中学教师崔晓霞说。
“此次祭扫英烈活动中,旨在让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不仅深切领悟了英烈们的崇高精神,更坚定了我们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柘城县退役军人志愿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广运说,他们将把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英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山东省,近日,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组织160名青少年志愿者前往博山区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情,仔细清扫陵园内的落叶杂物,擦拭烈士墓碑。在湖南省,怀化市委社会工作部、怀化市文明办、怀化市教育局、怀化市志愿者协会联合怀化市同心公益服务中心组织青少年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扫英烈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让文明、绿色、安全的祭祀理念深入人心,各地清明节的志愿服务实践,既展现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也凸显了志愿服务在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核心价值中的桥梁作用。(魏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