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4-07-15 14:32
来源:本站
日前,中华慈善总会“天籁稚声”项目“心语视康”AI公益服务站工作会议暨志愿者培训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举行。50余名项目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齐聚“昌盛吉祥”美善之城,共同总结过往一年的工作得失,对当前及今后项目工作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各志愿者服务站发展方向。同时,活动还对各地志愿者进行了新闻写作培训,以期提升志愿者写作能力及项目宣传水平。
“天籁稚声”项目发起人之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院长高立群在致辞中对项目开展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并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展望。中华慈善总会党委办公室主任、“天籁稚声”项目负责人刘莹在致辞中对扎根偏远地区各项目服务站的志愿者付出的辛劳与爱心表示诚挚感谢。项目执行副主任万敏对“心语视康”项目推进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总结。
一年来,“心语视康”AI公益服务站全体志愿者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携带人工智能设备深入广大社区乡村,开展流动服务1000余次,为41000多名当地群众提供健康筛查服务。其间共筛查出糖尿病、青光眼、心血管等疾病高风险人员1683名,病情危机亟需就医者99名,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了来自慈善组织的温暖力量。
会上,单位代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深喀社工站”)、站点代表北川“七一”职业中学、志愿者代表昌吉木垒县沐光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先后作了经验交流。
此外,会议还邀请资深媒体人对与会志愿者作了慈善项目宣传报道写作及摄影培训,就如何写出好报道、拍出好照片进行了现场交流。项目76个服务站点志愿者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会培训。
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及培训使大家对项目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更加明确,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计划更加清晰,对提升志愿者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大家表示,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持续改进与优化项目内容,让“心语视康”更多惠及民生、服务群众。
据了解,中华慈善总会“心语视康”项目发起于2023年7月,至今整整一年时间。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医务人员不足等实际情况,中华慈善总会决定将首批20个“心语视康”AI公益服务站建在四川绵阳北川、平武、游仙、安州等地,旨在利用先进的AI人工智能技术为当地群众提供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有效弥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
2023年7月1日,“心语视康”AI公益服务站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志愿者培训会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原卫生部部长、中华慈善总会“天籁稚声”项目医疗教育专家组名誉主任张文康,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马莲,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张山,“天籁稚声—心语视康”项目执行主任、爱心企业家徐正栋等出席会议。
2023年12月6日,中华慈善总会召开“心语视康”项目培训会。为推动项目开展,总会与深喀社工站签订合作协议,由深喀社工站广泛链接资源,在新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昌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犁等7个地州市同步建立“心语视康”AI公益服务站,免费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份,新疆7地州市40个项目站点的46名专业社工带领200名志愿者,利用中华慈善总会提供的40台AI眼底相机检测设备为各族群众提供疾病筛查与健康监测服务200余场,累计筛查出心脑血管疾病潜在患者3422人,需要及时就医者915人。此举得到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四川平武县江油关镇小学项目点,一个学生对为他进行“心语视康”眼部肌底检测的志愿者阿姨说:“我记得你们!去年儿童节,你们来学校为我们发放过礼物。”他的激动与感谢溢于言表。
在新疆喀什恰萨街道项目点,接受完检测的古丽尼沙阿姨对志愿者说:“过去我总是生了病才去医院,现在你们带来的先进设备10多分钟就能检测出我的身体状况,并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十分方便。今后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地处高原的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检测点,一名村支书被检测出存在高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经过进一步会诊,医生建议他立刻住院,后经妥善治疗现已康复出院。他感叹道:“幸好你们发现及时,才让我避免了风险。谢谢你们!”
作为中华慈善总会近年来力推的慈善项目,“心语视康” AI公益服务站先后落地四川、新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中华慈善总会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具体举措。项目集结了医疗专家、AI技术专家、项目管理专家、慈善家等社会各界力量,他们的慷慨投入不仅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民生健康事业注入了慈善的热流与活力。
今后,“心语视康”项目还将走向更为广大的边疆地区,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去慈善的温暖。(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