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 民政要闻
  • 总会资讯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项目推荐

  • 紧急驰援抗洪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中华慈善总会新苗困境儿童救助项目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辽宁多措并举为残疾人就业“铺路搭桥”

2023-11-17 15:32

来源:本站

  近年来,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不断加大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通过多种举措,用心用情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助力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用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我,惠残、助残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技术帮扶”

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公司待遇很好,离家也很近,我骑电动车10多分钟就到了。”来自辽宁锦渤机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残疾人员工敖翔宇说,自己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据悉,该公司为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残疾人提供与其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工作岗位,积极组织残疾职工参加技术培训,让残疾职工实现从“劳动力”到“生产骨干”“技术精英”的转变。目前,在职的27名残疾职工全部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

  锦州市北普陀山景区的“锦州好礼”残疾人非遗爱心助残专柜是“助残+文旅+非遗”融合的重要展示窗口,锦州市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美丽工坊”的扎染、掐丝珐琅、书法、国画等非遗培训项目成果在此推广,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创业增收与辽沈文旅的融合。

  锦州阳光家园爱心工作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康复照料与手工活操作代工、文创产品制作的方式,以工作促康复,充分挖掘残疾学员潜在的劳动能力,形成职业技能,实现庇护性就业。锦州市区两级残联智协主席于海娟说,尽管现在收入不高,但也极大增加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孩子们乐此不疲。

  锦州市残联副理事长冯俐表示,近年来,锦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锦州市残联积极发挥职能,结合锦州市经济、旅游市场需求及非遗手工制作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残疾人残疾类别、文化素养、技能水平、个性特点制定专项技能培训方案,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提升“指尖技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传递关爱”

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依靠

  无障碍设施、会议室配备“语音翻译系统”、残疾人坐便器……在辽阳市的辽宁奥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随处可见关心关爱残障员工的元素。

  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下属的两家福利企业,安置残障员工比例均高于法规要求,尤其对残疾大学生按照“应收尽收”原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带头安置6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更有数十位残疾人大学生,不乏研究生学历的残疾人。

  “在这里工作六年,没有歧视和异样的眼光,我感受到了厚爱和温暖。”32岁的鲁易本科学历,2017年她加入该企业,从保管员到采购员,她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曾获得集团优秀员工,三八红旗手等荣誉。鲁易说,感谢单位让她的生活有了依靠。

  在辽阳,王伟盲人按摩理疗院的院长王伟同样是一位“传递关爱”的人。他在自己创业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免费培训下岗人员和残疾人共计300余人。

  “创业初期,我们理疗院最初的营业面积仅10多平,条件十分艰苦,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据王伟介绍,理疗院现在营业面积300余平,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10名为残疾人。在长期实践中,王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诊疗体系——王氏筋疗法,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伟表示,希望更多人体验到中医按摩的神奇,他将带领大家给更多的人送去健康。

“授人以渔”

为残疾人点亮希望之光

  “这是今年国庆节期间沈阳故宫的爆款,供不应求,我为我们残疾人制作的非遗作品受欢迎感到开心。”在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贴画助残培训基地,非遗传承人李德海指着手中的布贴画自豪地说。

  为传承非遗技能,帮助残疾人就业,2017年,在抚顺市残联的支持下,李德海举办残疾人布贴画培训班。几年来,李德海已培训残疾人近500人,共有3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平均月收入在500元至2500元不等,其中包括很难以正常方式找到工作的重度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

  李德海说,他希望通过培训让残疾人群体过上更好的生活,找到更多的价值感,开启精彩的人生。(陈铭洋)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