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总会资讯
    • 通知公告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每周概览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新闻资讯

  • 总会资讯
  • 通知公告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每周概览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项目推荐

  • 中华慈善总会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中华慈善总会新苗困境儿童救助项目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轮椅上追逐梦想 旬阳市残疾小伙杨德华投身公益 10年筹资150万元助人

2023-09-27 16:06

来源:本站

  坐在轮椅上的80后青年杨德华家住旬阳市桐木镇青山村。今年36岁的他身残志坚,始终不忘关爱帮助过他的人,折翅也要飞翔,他用高尚的品德、残疾的身躯、美好的心灵传递着大爱,投身公益10年筹资150万元,帮助1000多名困难群众,谱写出一曲曲美丽的青春华章。杨德华先后荣获 “陕西好人”“‘中国梦,青年志’陕西公益好青年” “三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2007年夏,刚满20岁的杨德华踏上了外出打工路。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致使他高位截瘫,原本优美的人生弧线从此改变,冰冷的轮椅走进了他的生活。

  当年翩翩少年,如今吊着尿袋,坐着轮椅……妈妈和姐姐像照顾婴儿一样,给他洗尿布;爸爸给他翻身,擦澡,抹褥疮膏,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哥哥辞去稳定的技术工作,接下爸爸的重担干起农活,不离不弃地支撑着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

重燃生命之光

照明他人前程

  冰冷的轮椅始终没有影响杨德华那颗火热的心,倔强的他思考着:我该做点什么,让自己活得有一点意义,首先是要能自食其力,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亲人、众多恩人们,更要能传递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如何能实现帮助他人的愿望呢?一位亲人鼓励杨德华学十字绣,能静心。于是他捏起了绣花针,穿起五彩丝线,在细细密密的底衬上绣起十字绣,笨拙、扎手、眼花、颈肩酸困,丝毫没有影响他一点一针一丝线地描摹梦想。

  一次偶然,杨德华看到央视报道的最美中国人马华——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爱心大使,帮助落后山区的孩子。马华的精神燃起了他的助学梦,2013年他注册成立了旬阳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了队长,想通过义卖十字绣来资助困难学生,做求学路上的圆梦人。

  第一批十字绣共计3幅作品,在杨德华微博义卖成功,义卖善款连同他全年的残疾补助金和低保金共计 4000元,在马华和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支持下,他的第一期爱心助学活动,在大山里的一个山村里成功资助了6名学生。

  2014年,杨德华在“马华千里单骑”启动仪式上捐出三幅十字绣作品,义卖帮助了9个孩子。其助学事迹先后被安康电视台、旬阳电视台以“80后轮椅小伙义卖十字绣”为题进行了报道。在爱的感召和做公益梦想的激励下,杨德华得到了内地、香港、新加坡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一位名叫“童话”的爱心人士通过杨德华志愿者团队,10年来一直资助两个孩子,按时打款。来自长沙徐惠萍女士,还为他买了一辆手动三轮车和一台电脑,支持做公益。

  一位受杨德华资助过的大学生刘静说:“杨队长是我人生的点灯人!”杨德华表示,做公益慈善让自己走出自卑,重燃生命之光。

艰辛创业路上

写满拼搏

  2014年,母亲为了照顾杨德华从乡下搬到了镇上,租了一间小房子,方便他外出做公益活动。也因为这样,杨德华看到了商机,一个大的乡镇没有快递点,网上买东西要到县里取。和家人商量之后,母亲特别支持他自主创业。

  说干就干,很快杨德华在桐木镇街道租了两间门面房,置办摆货架,学用电脑,学习管理。一个高位截瘫人,第一次骑着手动三轮风风火火跑了120公里去县里,与快递公司签了合同。快递驿站开张了,他开着三轮车发名片、送包裹、代寄快递、送助学款、走访困难学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的车为“爱心小三轮”。杨德华的热情和诚恳,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起初每天只有十几单发展到现在每天超过1000多单,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快递驿站方便了乡镇居民网购物美价廉的商品,杨德华帮助乡亲把山里的土蜂蜜、木耳、拐枣酒、土腊肉等土特产卖到山外,助力村民致富。

  快递店生意越来越好,可他的身体吃不消,只得把快递驿站交给哥哥打理,也算是对哥哥兄弟守望相助的感恩,哥哥也不忘关爱弟弟,经常从驿站拿出钱来支持弟弟做公益。

  身残志坚的杨德华,没有忘记做儿子的责任,作为建档立卡困难户家庭,他没有消极等待,2017年,他用自己多年积蓄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新房,让父母喜迁新居。

10年募集善款150万元

惠及1000余人

  2016年9月,杨德华自驾三轮车,为一位白血病患者送上爱心款,回来途中,失去知觉的脚贴在发动机上,脚后跟烫了一大块水泡,溃烂了两三个月。

  2017年1月,正是年关,一场火灾让一对老人陷入困境,杨德华雪中送炭,为老人送去万元现金和米面粮油衣物等,老人十分感激,偷偷地塞给他一个红包以表感谢。第二天,红包通过村委会回到了老人手中,老人说:“真没见过这样的好人!”

  2018年的一个冬天,杨德华独自一人开着三轮车走访一个残疾人困难户,给孩子送去助学款,返回途中,因路弯坡陡,轮子打滑,险些侧翻悬崖下。母亲第一次责怪他:“让人捎去不就行了,干啥冒这么大的险。”杨德华说,“不能辜负爱心朋友对我的信任,一定要1分钱不少送到困难孩子手里才行。”

  2021年盛夏,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高某,躺在旬阳市医院的病床上,双手接过沉甸甸的万元爱心款,哽咽着对杨德华说:“你给我送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你这个与残疾抗争的精神啊!”

  杨德华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他帮助残疾人办理残疾证,联系爱心人士或慈善组织,为残疾人捐赠轮椅、拐杖或者医疗床。

  在杨德华的影响下,许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困难学生宋大松,从小学开始接受江苏陆娟女士“一对一”资助,202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疆陆军工程大学,实现求学梦,用实际行动回报关心他的人。

  十年来,杨德华奋斗不辍,先后有1000多位学生接受过临时资助或“一对一”长期资助;走进学校,开展励志讲座20多场次,激励着学生们向上向善;春节送温暖、“六一”送关爱、重阳节送关心,大病大灾大难开展救助等,他都带领志愿者队去干。杨德华通过本人捐款、志愿者每日一元捐、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款(物),共募集捐出善款达150余万元,惠及1000余人,至今,他在轮椅上做慈善的故事还在不停地续写着。(胡运森)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