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4-11-21 13:39
来源:本站
日前,民政部印发《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也由此成为时政热词,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何为“刚性支出”,如何划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这一政策措施所帮助的是怎样一个群体,这一帮扶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各地在帮扶救助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工作中有着怎样的效果与经验?
一个关于基本生活的概念
所谓“刚性支出”是指人们生活中必须进行的、不能改变或通融的支出,是维持人们基本生活或必要活动的支出,它不因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减少或取消。诸如食品衣着、交通电讯、水电房租等日常生活费用,药品、治疗等医疗费用,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等费用。
刚性支出的必须性与柔性支出的可选择性相对,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同”。就现实而言,一些家庭的收入水平虽然没有低于贫困线标准,但由于家庭成员突遇重大疾病,或有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等大额费用支出,使家庭生活陷入事实贫困之中。若这种支出型贫困家庭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就可能长期处于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两种民生政策的“夹心层”,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上海是有效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措施实施最早的试点城市。早在2014年9月,上海便发布了《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办法(试行)》,从政策上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相关通知,正式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作为六类低收入人口之一纳入救助帮扶范围。
基于上述救助政策的迭代升级,才有了民政部最新出台的《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明确“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是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且未被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家庭,使这一群体与传统低保、特困等群体有明显区别,形成梯度化的救助体制。在认定标准上,一方面要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拓展了潜在救助对象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严格界定了刚性支出范围,包括生活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残疾康复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五大类支出,其中都有非常详细的界定、审核标准。且“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实行期满重新认定规制,以防出现福利依赖,有效解决“纳入容易退出难”等问题。
各地政府部门的有力实践
帮扶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将社会救助精准指向这类特殊家庭,是民生保障政策的一次细化与优化。在现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上,各地针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纷纷拿出更为有效、更可操作的政策与措施,让这些易被忽视的困难群体得到重视与帮扶。
湖南省民政厅、教育厅、财政厅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低收入人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与帮扶。
《实施意见》明确,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保障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基本生活救助范围。在完善专项社会救助方面,《实施意见》就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等五大专项社会救助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措施。
不久前,海南省医疗保障局、省民政厅、省医疗保险服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医疗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救助政策衔接,优化简化救助程序,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医疗救助工作。
《通知》明确,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中的大病患者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和门诊慢特病的医疗费用,按照《海南省医疗救助办法》中支出型贫困救助对象标准执行。患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直接到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办理医疗救助。各相关部门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全省通办”政策。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教育厅、司法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办法》明确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4项认定条件,即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员的医疗、教育、残疾康复以及因意外事件等刚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70%或医疗和因意外事件产生刚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60%,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且未被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
不久前,河南省洛阳市民政局推出《洛阳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被认定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可获得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救助。
《办法》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的责任进行了明确。根据要求,对经审核确认的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范围,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提供慈善帮扶、饮水安全保障等其他必要的帮扶措施。《办法》公开了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具体条件、所享受的救助政策以及不予认定的四类情形。
作为最早开展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实践的城市,上海在此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家住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伏阿伯、郭阿姨夫妇的生活实例就是这一成果的最好体现。伏阿伯郭阿姨两人都已退休,而郭阿姨几年前查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需要长期化疗并进行靶向治疗。去年8月,伏阿伯也查出胰腺癌晚期。更不幸的是,今年3月,两人的儿子又突发精神疾病,被送往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这个屡遭变故的家庭早已通过标注“七色标签”成为社区长期关注的困难家庭。时值《徐汇区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关怀帮扶办法》正在推行,社区为老人申请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使处于困境的家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扶。两位老人感念社区救助顾问们的关怀照料,为社区欣然送上“为民办事 尽心尽责”的锦旗。
“万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10月28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举行的首批认定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生活补贴发放仪式上,市民吴国栋激动说道。仪式上,10户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代表获得生活补贴共计2.6万余元。此次生活补贴发放尚为湖北首例。
今年年初,湖北省民政厅在郧阳区开展“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帮扶”创新试点工作。工作组深入村组开展入户调查,重点摸排医疗、教育刚性支出占家庭总收入超过70%的家庭,并现场评估家庭困难程度,对入户测算家庭刚性支出较大的对象进一步确定收入来源和支出比例,再参考其家庭财产,研判认定标准。在取得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又组织工作人员对2022以来在民政、医疗、乡村振兴、教育等方面获得救助的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重点分析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确定了《郧阳区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试行)》初稿,并通过网络发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和区政府常务会,率先在全省出台了《郧阳区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试行)》。目前,全区已认定的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为36户85人。同时,郧阳区还积极探索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帮扶拓展到服务类社会救助、慈善救助、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