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总会资讯
    • 通知公告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每周概览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先进人物

  • 会长寄语
  • 十大感动人物
  • 感动人物提名
  • 十大爱心企业
  • 爱心企业提名
  • 十大爱心企业家
  • 爱心企业家提名
  • 基层先进工作者
  • 爱心企业
  • 爱心企业家
  • 品牌项目

项目推荐

  • 中华慈善总会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中华慈善总会新苗困境儿童救助项目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播洒仁爱济苍生

2016-04-15 16:03

翟建周深入到城郊乡王家庙村看望百岁老人

2010年4月1日,翟建周当选为林州市慈善总会第一届会长。五年多来,他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带领慈善总会这支队伍,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林州的慈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共计2.2亿元,发放救助款物2.04亿元,受益人数达到31.9万人次,义工队伍发展到137支3万余人,慈善公益单位发展到34家,义工队伍发展到137支3万余人,义工服务累计达136万小时。2014年,林州市荣膺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翟建周荣获“2013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奖。慈善之风在林州蔚然兴起,林州走进善时代,慈善成为继红旗渠之后林州又一靓丽名片。 

抓组织 健全慈善工作网络 

  慈善总会刚成立,翟建周就把健全慈善组织网络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慈善分会,在571个村(居委会)和338所学校建立了近1000个慈善工作站,构建了市、乡、村三级慈善网络。在教育、卫生等6个市直大系统建立了慈善分会。建立和健全慈善网络,保证了林州慈善活动经常性开展,“月月有活动,天天有行动,人人受感动”,成了林州慈善工作的新常态。如在教育系统慈善分会,由各学校校长任慈善工作站站长,全市18万师生开展了“日行一善”活动。卫生系统慈善分会成立后,针对群众治病难、治病贵,在五年时间内深入300个边远山区村,免费发放药品235.2万元,义诊总价值1000多万元。新兴社区是林州市慈善总会授予的第一个“慈善社区”,该社区建立了58人的“爱心妈妈”团队,并捐资24.6万元设立了爱心妈妈基金,先后在全市9个乡镇,救助贫困儿童、孤儿40人,结对救助29人,还把3名孤儿接到“爱心妈妈”家中抚养。 

春节前夕,林州市慈善总会会长翟建周亲切慰问环卫工人

抓宣传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 

  翟建周始终把提高全民慈善意识,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主要任务。五年来,不断创新方法方式,营造舆论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慈善,认识慈善,提高了参与慈善的自觉性。

  首先,结合林州实际,他提出以“两台一报一刊一网”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两台”即林州电台、电视台,每次慈善活动,电台、电视台当晚都在黄金时段报道。“一报”即《红旗渠慈善》报,已发行101期;“一刊”即《红旗渠慈善》季刊,已发行17期。“一网”即林州慈善网。还开通了慈善微信公众号,对慈善活动及慈善先进典型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的报道。

  他主编的《林州市慈善工作探索与实践》之一、二、三、《爱的回音》、《红旗渠慈善故事》、《红旗渠慈善日记》和《点燃》等7本慈善书籍已出版发行。同时,《慈善公益报》在头版刊发社论《以红旗渠精神,促市县慈善事业发展》,连续刊登19期《红旗渠慈善故事》。16期《红旗渠慈善巡礼》,还先后以大篇幅刊登了《林州走进善时代》、《林州慈善就是最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反映林州慈善工作的综合性、理论性文章。

  为了探索慈善工作新模式,翟建周亲自率团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上海松江区、陕西省慈善总会等地学习交流慈善工作,尤其是2013年在短短的9天时间内行程万余里赴东北学习取经。

  其次,他倡导在全市开展慈善“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庙堂”活动。在采桑镇西山寺讲课,70分钟时间响起30多次掌声。500余名信教群众听课后,两年中五次自发捐款63491元。还先后为林州市教育工作者、公路、医疗系统干部职工讲慈善,要求他们“认识慈善,传播慈善,与善同行”,把慈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同时,他凭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多个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慈善口号。如“我慈善我高兴,我捐款我快乐,我奉献我幸福”,在全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其三,他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激励机制,每年都要评出首善以及金、银、铜奖,五年来共评出首善5名,慈善金奖22名、银奖54名、铜奖101名。他还策划成立红旗渠慈善艺术团,到捐款10万元以上的贤达人士家中唱戏,对捐款100万元以上的亲自送“慈善家”匾额,促使全市慈善家队伍不断壮大,捐款额不断上升。现在全市捐款1000万以上的3人,捐款100万元以上的16人,10万以上的196人。 

翟建周到特困无房户王志平家中慰问

抓募捐 夯实慈善工作基础 

  在实践中,翟建周不断总结募捐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募捐工作。一是利用“晚会”表彰平台,重点募捐。2010年度慈善晚会募捐929.7万元,2012年晚会募捐3400万元;2013年度晚会认捐1.511亿元。二是开展“慈善月”活动,全民募捐。干部职工从“一日捐”到“一月捐”。农民由一元捐发展到十元捐、百元捐、千元捐。全市捐款人数达总人口的80%以上。三是春季开学第一天,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慈善第一课,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捐出压岁钱,献出慈善心,种下慈善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慈善意识。四是建成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市慈善物资捐助中心,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家电、衣物等闲置物资。五是在大型宾馆、银行、超市等公共场所设置了100个多媒体募捐箱。六是抓好公益定向募捐,为修路、建校、敬老等公益设施建设募集资金。 

抓救助 让慈善惠及民生 

  在翟建周的带领下,林州市慈善总会始终围绕 “安老、抚孤、济困、助医、助教”五项工程,在瞄准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热点,社会忽视的盲点开展救助,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握关键节点,选准重点群体,突出活动效果。每年都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助残日、五一、六一、七一、八一、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救助活动。

  瞄准政府工作难点。2011年林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全市慈善人士踊跃捐款,短时间内就募集善款3340万元。原康镇田家井村地处深山,水源奇缺,群众常年靠水窖蓄水生活,每逢干旱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辉县拉水吃。翟建周获悉情况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由慈善总会拿出20万元,组织财政、电力、水务等职能部门以及原康镇政府参与,使田家井村机井配套工程顺利完工。老百姓给这口井起名为“慈善井”。

  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五年来,在教育上投入善款达4000多万元,开展了一系列慈善助学项目。并捐资建设了4所慈善小学。在医疗上,拿出224万元对167名大病患者实施救助。对一些特殊群体重点救助,对52名尿毒症患者每人救助5000元。在住房方面,捐资30多万元,分别为无房特困户王志平、岳彩平和贾全顺三户建了100多平米的“慈善屋”,在社会上引aa起很大反响。2014年6月,在市区黄金地段,建成了 “红旗渠慈善厨房”。每天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特殊困难对象免费提供饭菜。截至去年底,共接待1560人次。在林州市中小学建设了100座青爱小屋。

  解决社会忽视的盲点。对49户失独家庭、100户计生伤残家庭、34户刑事被害人特困家庭、185名特困盲人、120名外出伤残农民工等群体进行救助。尤其是拿出20万元对在世的40名红旗渠伤残民工救助后,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他们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在全市引起了重大反响。

  此外,北京雨灾、云南彝良地震和陕西延安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翟建周及时研究救助方案,先后向这些地区各捐款10万元;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捐款31.96万元;2012年11月捐款60万元,支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助成教育基金;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及时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非洲捐款10万元;向美国的印第安人捐款10万元,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向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厅捐款10万元,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紧急救援。累计向外捐款160万元。 

翟建周看望姚村镇白草坡患病儿童郭园园并送去救助金

抓义工 唱响人人可慈善的主旋律 

  在翟建周的推动下,林州市慈善总会不断壮大慈善义工队伍和慈善公益组织,拓展慈善活动领域。全市涌现出了巾帼、梅平、金客来、花木兰、人大机关、法院法官等137支义工服务队,人数达3万人,坚持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义工服务累计达136万小时。如退休职工魏向荣组织了由170多人组成的义工队,常年为边远山区贫困家庭缝制棉衣棉被。慈善救援队共救援17名遇险者。慈善公益单位先后发展到34家,通过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抓透明 着力打造阳光慈善 

  为把慈善事业打造成玻璃缸中的产业,2012年元旦,翟建周会长放弃休息,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慈善公开承诺。通过林州电视台、林州报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从当年元月1日起,所有接收的捐赠款物、救助受益对象、救助款物使用信息,24小时内在林州慈善网公开;市慈善总会的财务审计报告每年公布一次。中央四台曾以《河南林州:公信力推动慈善事业》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林州慈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专程参加我市在京举行的资助林州籍清华、北大学生活动,充分肯定林州的慈善工作,并亲自发放助学金。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莅林视察,高度赞扬翟建周是带着感情、真情、激情、热情做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原副会长张道诚莅临我市考察慈善工作时说:“林州的慈善事业走出了林州,领先于全国。慈善工作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并题词“慈行天下,善遍林州”。民政部政研中心副主任刘更光称:林州慈善在全国县级慈善工作中独一无二。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深有感触地说:林州慈善工作做得这么出色,成绩这么显著,影响力这么大,在全国1966个市县慈善组织中,应该说是最好的。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翟建周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又在精心勾画未来林州慈善更加宏伟的蓝图,力争用8到10年时间,把林州慈善总会发展成为中国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慈善组织,让慈善的阳光普照更多的贫困人群。 

 

荣誉:2014年1月,荣获“2013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奖;2014年1月,荣获安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的首届“安阳慈善奖”优秀慈善工作者奖。

履历: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973年1月—1975年10月

在城关公社其林台村,任大队团支书、技术员;1975年11月—1983年10月,在城关公社工作,历任基点干部、团委书记、管委会委员;1983年11月—1987年2月,在城关乡工作,任经联社副主任;1987年3月—1988年8月,横水乡副乡长;1988年9月—1992年8月,林县外经委副主任;1992年9月—1993年12月,任村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994年1月—1996年7月,姚村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996年8月—1997年12月,中共林州市委常委兼姚村镇党委书记;1998年1月—2003年2月,中共林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2003年3月—2007年4月,历任中共林州市委副书记、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2007年5月至今,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2010年4月至今,林州市慈善总会会长。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