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2-07-28 09:52
来源:本站
自2019年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市慈善会、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合作,联合成立了“社会影响力金融创新实验室”。23位在学术和实践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研究,在中华慈善总会、中央财经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指导支持下,出版了国内首部以社会影响力金融为主题的蓝皮书——《社会影响力金融研究报告(No.1)》。
社会影响力金融(Social Impact Finance)又称为社会金融或公益金融,与当下热门的ESG金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不同,社会影响力金融以解决特定的社会或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强调在主动创造可衡量的社会或环境效益的同时,争取实现正向的财务回报。在中国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政策背景下,社会影响力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正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力金融研究报告(No.1)》蓝皮书对中国社会影响力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社会影响力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参与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影响力金融事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模式。
近年来,银行作为资本分配和整合资源的核心枢纽,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在解决社会痛点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建设银行的“新金融”理念以服务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用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建行在本书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提供的普惠信贷与公益理财产品均为社会影响力金融产品。例如公益理财产品,是为客户推出的兼具财务回报和社会价值的理财产品,通过理财投资与公益慈善的结合,让我国个人投资者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表达支持公益慈善的爱心。
社会组织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公益属性赋予了组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服务宗旨和重要使命。近年来,政府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慈善组织不断追求传统的业务范围突破与组织可持续运营,致力于运用更加有效率、更可持续性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不断创新公益新途径,以增强组织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效率。在本书中,可以看到慈善组织对于公益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如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启动的“善建智爱”慈善信托,以及成功上线的国内首个“数字人民币子钱包”捐赠支付场景。在慈善信托探索、金融社会工作等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作用,联动公益资源实现捐赠人慈善目的,服务居民金融素养提升,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影响力金融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益事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在社会影响力金融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与慈善组织作为社会影响力金融的“双轮”,以实现美好生活和建设美好社会为愿景,将充分发挥其组织效能和专业优势,为激励社会资本规模化地进入公益慈善领域,助力慈善组织盘活慈善资源,建构良好公益生态链,推动慈善事业与现代金融业携手并进、创新发展而贡献力量。(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