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2022-05-30 09:48
来源:本站
在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出台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强化老年预防保健”“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 等“一老一小”规划目标格外引人瞩目。它不仅只是原则上的强调,更是逐项作出详细的部署安排,成为“十四五”期间“一老一小”健康事业的基本指南。
“一老一小”的健康事关民生福祉与全民健康大局。老年人的健康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程度;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水平。“一老一小”的健康既是一个国计民生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项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事业。一如所有社会公共事业的繁荣进步,慈善公益力量在其中发挥着持之以恒、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老一小”慈善项目养成记
慈善事业最基本的力量首先来自于慈善项目的设立与实施。
多年来,作为中国慈善行业成立最早的全国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华慈善总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深耕细作“一老一小”慈善项目,关爱关怀“一老一小”身心健康。其中既有“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益童之家”“中慈爱心图书室”“药品援助”“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慈善情暖万家”等传统优势项目,也有“干净娃娃养成计划”“王宁利眼健康”“善济病困工程”等涵盖“一老一小”健康领域的新兴品牌项目。
近年来,“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益童之家”“慈善情暖万家”等项目携手波司登公益基金会等爱心力量在青海、四川、山西等地持续深入开展。“中慈爱心图书室”项目整合多个专项基金(项目)力量,向全国25个省、区、市的894所中小学校无偿捐赠课外读物300余万册,有效提升了受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神境界。
“干净娃娃养成计划”是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各地慈善会共同发起的一个全国性慈善项目,旨在帮助欠发达地区小学生、幼儿园儿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与防范疫情侵害,促进提高儿童健康素质。首批联合募捐活动由中华慈善总会出具500万元配捐资金,以1:1的比例进行配捐。项目为每个受助孩子准备了包括10种日常洗漱用品的“卫生习惯养成包”。汉中、延安、商洛、潼南……“干净娃娃养成计划”如今已在三秦大地遍地开花;江西万安、湖南安乡、辽宁岫岩、河南安阳……“干净娃娃养成计划”正在走向全国。截至目前,项目受益儿童已达44000多人次。
以创立并推展“99公益日”“乡村振兴·重庆专场”等大型公益活动而闻名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也是“一老一小”健康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日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广东省韶关市委市政府共同发起“腾爱兴村帮镇”项目,以乡村老人和儿童为重点帮扶对象,首期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将在未来3年提供养老服务超过3万人次,惠及韶关8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和5156个残障儿童家庭。其中包括“天籁银发关爱基金”,重点帮扶老年听障人群;定制“长者意外险”, 重点帮助老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儿童关爱综合医疗保险”, 重点为残障儿童提供保障等6件实事,通过整合腾讯科技产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一老一小”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疫情之下硬举措与软服务并重
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切实保障“一老一小”身体健康,提高“一老一小”生活质量,织密“一老一小”关爱保护网?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给出了明确答案。
日前,广东深圳市发布“深爱老小·民圳暖心”关爱老年人和儿童“十大行动”方案,以全市福利机构中的老人和儿童为重点对象,坚决筑牢“一老一小”防疫“安全墙”。
在“十大行动”中,深圳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充分链接慈善资源,持续联动全市各家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积极开展面向老人儿童的精准服务,有针对性地捐赠善款善物,提供文体、康养、心理抚慰等。早在今年3月,深圳市鹏瑞公益基金会便为此捐助100万元,对“圳有爱”暖心包进行个性化升级,增设“圳有爱”特殊关爱包,针对困境儿童和老人的特殊需求给予特别响应,对全市老人儿童的疫情防控实施精准关爱。
根据江苏省民政厅部署要求,3月11日,宿迁市就对全市172家养老机构、4家儿童福利机构全面实施封闭管理。1387名管理服务人员、6781名住养老人和儿童在各机构内实行封闭生活,坚决守住守牢“零输入、零感染”底线,同时加大生活服务力度,为“一老一小”撑起健康保护伞。
充足的生活物资保障是疫情防控的坚实基础。其间,宿迁市慈善总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为“一老一小”捐赠防疫及生活物资,并全部及时发放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为此捐赠物资价值80多万元。
“一老一小”健康是全社会的事业
“一老一小”健康事业不仅关乎一城一地一区一镇的民生福祉,更关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一老一小”的健康绝非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事业。慈善自然身在其中,责无旁贷。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根据全省“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出台了促进“一老一小”事业发展的整体方案。根据方案,山西省将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养老托育服务及配套安全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生活与健康需求,营造婴幼儿健康成长环境。
方案特别强调,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开发“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项目,为全省老年健康、婴幼儿照护提供普惠性服务。以普惠为导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和托育产业合作平台,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托育服务。充分发挥托育服务试点示范效应,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五年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就包括做好“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强调构建全龄友好社会,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六6个“老有”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成都市民政局负责人在解读党代会报告时说,近日,市民政局联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了《成都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梳理形成了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引导社会各界和企业积极提供新创意、新技术、新模式,加速推进成都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除强调养老服务,成都市还将加强特殊群体儿童关爱保障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一老一小”健康事业。
目前,在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导下,各地正在根据自身基础条件、特色及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制定并细化实施方案,致力推进“一老一小”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