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English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捐赠热线:010-66055848

传真号码:010-66020903

电子邮箱:ccf1994@126.com

总会微信服务号

总会微信订阅号

  • 首页

  • 总会概况

    • 总会介绍
    • 会标及释义
    • 总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本届理事会
    • 往届理事会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总会资讯
    • 通知公告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每周概览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 慈善项目

    • 扶贫济困
    • 健康医疗
    • 助老扶幼
    • 灾难救助
    • 文化教育
    • 社会服务
    • 科技环保
    • 专项基金
  • 会员网络

    • 申请加入
    • 会员动态
    • 会员名单
  • 党建工作

    • 党建资讯
  •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 捐赠方式
    • 捐赠查询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注册
    • 志愿服务动态
    • 志愿者风采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在线捐赠公示
    • 线下捐赠公示
    • 审计报告
    • 总会年报
    • 慈善年鉴
    • 专项公示
    • 新闻发言人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总会制度

新闻资讯

  • 总会资讯
  • 通知公告
  • 会员动态
  • 慈善聚焦
  • 每周概览
  • 媒体报道
  • 慈善人物
  • 慈善视频

项目推荐

  • 中华慈善总会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

  • “慈善情暖万家”扶弱济困项目

  • 慈爱孤儿工程

  • “为了明天 关爱儿童”项目

  •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 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 中华慈善总会新苗困境儿童救助项目

  •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

我要捐赠

  • 在线捐赠

    ONLINE DONATION

  • 捐赠方式

    DONATION METHOD

  • 捐赠查询

    DONATION QUERY

欢迎关注中华慈善总会官方微信

乡村振兴“小车间” 托起群众致富梦

2024-05-28 14:40

来源:本站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今年以来,各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精做细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工作,鼓励和引导致富能人返乡创业的同时,还引进培育一批“微工厂”“小车间”在农村“落户”,让村民变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增收。

壮大村集体经济 促村民就业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是典型的拆迁安置村。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孩子、妇女。“为利用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辖区学校的校服订单需求量大,服装加工项目可行性较强。党员和群众代表集思广益,区里和街道办大力支持,利用闲置房屋,我们的服装加工厂便开起来了。”石家营村党支部书记贺文安说。

  石家营村党支部协调项目申报,在多部门联审评估后,缝纫机等设备陆续入厂。“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让石家营村集体经济焕发出新活力。

  江苏省仪征市坚持党建引领原则,研究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干部激励办法》,激发“头雁”工作激情,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强村富民路子。重庆市城口区沿河乡聚焦群众需求,引进服装加工公司,盘活闲置资产,成立沿河乡服装加工工坊,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场所。

灵活工作 让村民实现居家就业

  走进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顺祥电子厂生产车间,工人分散在各条生产线组装电器配件。该电子厂加工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500人,被认定为湖南省示范性就业帮扶车间。今年,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在街道和村两委支持下,选址规划新厂房,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工人可以在车间上班,也可以拿零配件回去组装,工作灵活性比较强。”顺祥电子厂主管李京桃介绍,新厂房大概两个月后投产,专门设立了残疾人车间,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就业机会。

  “尤其是落户乡村的帮扶车间,既让村民鼓起‘钱袋子’,也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充满前景。”新田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社辉介绍,截至目前,新田县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出新政,成功引进培育就业帮扶车间79家,近3000人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四川省泸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创造出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帮民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湖南省湘乡市梅桥镇大丰村家庭手工车间,积极探索灵活就业模式,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让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增收顾家两不误。

  乡村小车间作为就业帮扶的重要载体,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把帮扶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走上工作岗位,逐步把就业帮扶车间建成“发展车间”和“致富车间”。(张迎迎)



版权所有:中华慈善总会 [京ICP备09059580号-5]盗版必究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31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新龙大厦 咨询电话:010-66083260 邮政编码:100032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